吉林中山医院 吉林中山医院 吉林中山医院 吉林中山医院
位置: > 病种项目 > 心理咨询 > >
问医生

一个拖延症患者的垂死挣扎

2019-07-05 08:57    浏览次数 :

预约挂号 健康热线 在线咨询
 

 

  西游记里面的妖怪,每每把唐僧给抓住,也不是第一时间就把他给煮了、烹了、煎了,而总是无厘头地来一句:

  把唐僧给我绑起来,大王我明天再把他拿来下酒。

  于是,按照套路,明天孙行者就来了,唐僧又逃过一劫。

  可怜的妖怪,次次都要拖延,于是次次都吃不到唐僧肉。

  小T自认为是一个“重度拖延症”患者,拖延症就像一把无形的枷锁,怎么也摆脱不了。

  人们对于拖延的最早记忆,莫过于拖延寒暑假作业了。小时候,很多同伴在开学前的几天就在吭哧吭哧地赶寒暑假作业了,但她不到最后一天绝对不会动笔。

  父母比较严厉,她害怕没完成作业被老师投诉,所以最后一天晚上,她通宵达旦,慌慌张张、草草完成了整整一本练习册,第二天哈欠连天顶着黑眼圈去上学。

  上大学之后她才发现自己完全没有自制力可言,毕业至今仍然是抽一鞭子走两步的生活,只有工作所迫,或有人催促监督的情况下,才会打起精神做一些对未来生活有益的事。

  现在已经工作好几年,对于上司指派的任务,也总是临近截止日期才开启“拼命模式”,连夜把报告赶出来;计划每天要完成一百个单词的背诵,大部分时间都在刷知乎刷论坛,或玩各种各样游戏,或干脆选择发呆。

  虽无数次在分析自己到底想要什么,应该怎么做。但是只要一闲下来,就懒散到可怕的地步。简而言之,能认识到自己拖延的痛苦,行动上却无可救药的矛盾,一觉醒来发现自己仍然活在拖延带来的巨大阴影中,就这样日复一日的推迟和拖延。

  解读:

  似乎拖延已成了这个时代的流行病,从孩子到成人,从职场小白到公司总裁,从家庭主妇到业务主管,拖延几乎是每一个人的标签。

  喜欢拖延的人们总将注意力放在他们最大的并且最重要的职责上,明白它们的重要性,但是在行动上总是把时间浪费在无收益的活动上,比如玩手机、刷微博、聊微信、打游戏、看网页,时间一分一秒流逝,结果导致他们一边为这些重大重要的事情焦虑不安,一边又难以行动起来。

  因为拖延,很多任务一直到了最后期限才被慌慌张张地完成、草草了事,事后自己又悔恨没有早点去做,内疚、自责。

  很多人为了改善拖延,学习了很多时间管理的方法,下载了各种提高效率的手机软件,试图用一切方式激励和鞭策自己。

  这些方法,往往只在一段时间之内有用,当我们高效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,渐渐又会松懈下来,从长期的角度来看,「拖延??紧张??拖延」的模式依然周而复始地存在。

  而且,一旦意识到所有这些方法都不能「根治」拖延症,我们甚至会变得比之前更焦虑。越焦虑,我们就越是想要沉浸到朋友圈或者王者荣耀里,让自己冷静一下。不知不觉,又浪费了更多时间。似乎变成了一个循环:我们越想改变它、克服它,越是为它所困。

  那么,该如何去改变?

  一、接纳自己的拖延

  当一个人为自己的拖延而感到不快时,罪恶感会打消干劲儿,反而强化延迟的欲望。对于拖延,人们常常会感到无力去改变,也经常为拖延而感到内疚和自责。当一个人把精力关注在无力感、内疚、自责方面时,TA更容易否定自己,也在不断地内耗自己的能量。

  拖延是人性的一部分,快乐来自于按照你的价值观健康地生活,来自于跟他人和跟自己内心深处的连通,它还来自于能够接纳自己本来的样子。所以即使解决不了拖延,你依然能够乐在其中。

  人们往往只看到了拖延带给自己的负面影响,却忽视了,拖延也是有好处的。

  有时候拖延者能够利用更多的时间来完全地、通透地思考事情。

  当接受一项任务后,比起即刻行动,先拖一些时间娱乐一下,但其实这项任务仍在脑海后台运行着,这让我们可以进行发散思维,会有更强的创造力,完成任务的质量也会更高。

  很多有用的信息并不一定在最开始就出现。而且,在拖延的过程中,人们的想法、点子会发生变化,而且能够更全面地收集信息,最大化地完成任务。

  所以,不一定要对拖延行为如此深恶痛绝,倘若无法真正战胜它,为何不接纳它并好好利用它呢?

  斯坦福大学哲学教授佩里是一个慢性拖延症患者,认为拖延也可以很艺术。他建议同类们选择一个重要的任务,但是在攻克其他工作之前先推迟一阵。他建议拖延症患者们用比较简单、重要工作把时间充分利用起来,比如跟进客户,完成开支报告或者阅读行业新闻。这样从先从小件的、优先性低的事情做起,从而建立一种成就感,然后打起精神完成更重要的工作,这就是结构拖延法。

  所以,即使有拖延的习惯,我们也是可以快乐地生活,拥有成功的感觉。

  当我们带着拖延症去生活,同时也能够顺利地做好很多事情,我们会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,是可以做好的,会有成就感和自信,从而也更有力量去面对那些让我们感到困难而一直拖延的事情。

  二、从心理角度上去了解自己拖延症形成的原因

  虽然拖延症是普遍现象,由于家庭环境、成长经历、个人性格、文化环境等不同,每个人拖延的形成原因不同,若只是盲目地尝试改变自己,结果往往适得其反。

  那么,拖延的原因有哪些?

  1、延迟失败

  当家长过于挑剔,要求过于严格,孩子会觉得自己做这也错那也错,感受不到成功带来的喜悦感和成就感。既然做多错多,少做少错,不如不做,毕竟不去行动就只有一个错了。

  2、对养育者的被动攻击

  当孩子早年时期,有着要求过高或过于控制的权威性父母,但又没有正面对抗的能力,便只能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发展出拖延的手段,以这样被动的方式来违背、对抗这种控制。

  在心理咨询中发现,很多拖延症者背后,存在着催促的父母。当父母越是催着快点,TA就表现得越慢。

  深入到当事人潜意识中会发现,拖延症者大部分有着对父母隐藏的、未能表达的巨大愤怒,而拖延的行为,就是对父母的一种对抗和攻击。

  若能在安全、被接纳的心理咨询环境中表达和释放心中被压抑的愤怒,我们会渐渐发现,TA在工作、生活中的效率会有很大的提升。因为TA不再压抑自己,能通过更健康成熟的方式释放愤怒,便不再需要以被动攻击、破坏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了。

  3、潜意识中需要焦虑

  人在意识层面都希望自己轻松,但潜意识未必。有些人也许穷尽一生都无法享受轻松,因为一旦放松下来,TA会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,这让其非常痛苦、恐慌,所以TA潜意识需要焦虑感。

  这与TA 的成长经历有关,若一个人在婴儿早期由于父母养育不当,没能够及时满足TA的需要,会让TA总是处在焦虑状态中。虽然很痛苦,但TA还活着,这种焦虑让TA感受到自己的存在。若没有了焦虑,TA会更恐慌、难受。

  情绪记忆伴随一个人的一生,这种焦虑是TA所熟悉的,最有安全感的。而拖延是能够使TA不断处在焦虑状态的最容易的方式,通过这个方法来重复早年的体验,也感受同等的焦虑程度。

  所以,很多人想尽一切办法想要战胜拖延,均不奏效。或者说,奏效了一段时间后又渐渐松懈。

  当TA能够深入自己的潜意识,真正了解、理解自己,真正得到修通,就不再需要用拖延的方式来让自己焦虑了。

  在《拖延心理学》一书中,还说到形成拖延症的其他原因:1、害怕失败,对成功信心不足造成拖延。2、不喜欢被人委派任务,产生抵触心理,迟迟不愿意开始。3、注意力不集中和容易冲动,总是被打断。4、没有及时反馈,即做了的事和酬劳相距太遥远,看不到收获,觉得没什么意义。5、害怕成功,担心自己成功会伤害到没有成功的人。

  若工作和生活都因拖延而变得一团糟,不妨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,从心理学的角度上审视自己,了解自己拖延症形成的原因,并在专业咨询师的指导下去调整,走出拖延症。

 

 

健康热线

17743482632

拨打电话

预约医生

快速预约中山

预约挂号

在线咨询

08 : 00-17 : 00

在线咨询

©CopyRight  2019-2020 JINGKE NAOKANG all Rights Reserved  吉林中山医院

备案号: 吉ICP备15007755号-7